錒的(歷史,性質(zhì),用途)
Release Time:2021-12-14錒的歷史
錒是 1899 年由法國化學(xué)家 André-Louis Debierne 在嘗試分離稀土氧化物的新方法時發(fā)現(xiàn)的。弗里德里希·奧托·吉塞爾 (Friedrich Otto Giesel) 于 1902 年獨立發(fā)現(xiàn)了錒。錒是一種稀有元素,以微量存在于鈾礦石中,但當(dāng)需要在核反應(yīng)堆中用中子轟擊鐳時,它通常更便宜且更容易制造錒。錒最穩(wěn)定的同位素錒227 的半衰期為21.77 年。它通過α衰變衰變成鈁223或通過β衰變衰變成釷227。
錒的性質(zhì)
| 錒的元素符號 | Ac |
| 錒的原子量 | 227g/mol |
| 錒的密度 | 10.07g/cm3 |
| 錒的熔點 | 1227℃ |
| 錒的沸點 | 3198℃ |
| 錒的外觀 | 柔軟的銀白色放射性金屬 |
錒用途
※錒天然存在于鈾礦石中,它很少作為地殼中的自由元素出現(xiàn),它更頻繁地在實驗室中生產(chǎn)。
※錒是阿爾法射線的重要來源。
※Ac 225 在醫(yī)學(xué)領(lǐng)域用作放射治療劑。
※錒作為中子源具有巨大的價值,因為它的放射性是鐳的 50 倍。



購物車 


